從奔馳、KFC、巴黎歐萊雅,到iQOO、OPPO、麥當勞,數年時間電競營銷的贊助商從品類到數量都不斷擴充和增長,電競自身也從未停止拓展表達形式,其中不乏《你微笑時很美》、《你是我的榮耀》等電競題材劇,收獲良好市場反饋的同時,也印證了電競的跨界能力,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。
從奔馳、KFC、巴黎歐萊雅,到iQOO、OPPO、麥當勞,數年時間電競營銷的贊助商從品類到數量都不斷擴充和增長,電競自身也從未停止拓展表達形式,其中不乏《你微笑時很美》、《你是我的榮耀》等電競題材劇,收獲良好市場反饋的同時,也印證了電競的跨界能力,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。
從品牌加碼到跨界熱捧,前景大好的電競營銷是否效果因品牌而異?什么樣的品牌適合做電競營銷?通過與業內人士的溝通,廣告門有了一些發現。
品牌對電競營銷的三個誤解
懂電競的不一定懂營銷,懂營銷的也許根本不了解電競,這種認知上的差距令電競營銷常常成為品牌跟風式營銷的一種,用過即棄。這樣不僅浪費了勉強積攢的營銷效果,也是對品牌資源的巨大浪費。對此,以下三個認知誤區需要避免:
誤解1:只適用于營銷男性市場
因為電競選手多為男性形象,所以在一般人眼中“電競”好像只營銷男性受眾,而實際上,女性受眾在持續增長,電競對全年齡的覆蓋也有據可考。
根據企鵝智庫《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》中的數據顯示,中國電競用戶畫像中女性用戶比例上升至34%,且整體用戶中,25歲以下和45歲以上用戶規模擴大;
以KPL 為例(即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以下簡稱“KPL”),其女性觀眾占比高達四成,很多時候KPL比賽現場的女性粉絲比例甚至要高于男性粉絲。在對電競的傳統認知中,吸引女性粉絲的關注是一大難題,但KPL的用戶結構很好的證明電競“唯男性論”已不再成立。
誤解2:電競營銷和傳統品牌關系不大,是屬于年輕品牌、互聯網基因品牌的游戲
消費者在哪里,機會就在哪里。所以無論是年輕化的新消費品牌,還是通常意義上的傳統企業和品牌,電競營銷早已不是試水,而是營銷基本款。
今年2月,世界知名潤滑油品牌嘉實多極護正式官宣成為2021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官方行業合作伙伴。6月,交通銀行KPL主題信用卡,將游戲中的熱門IP融入產品設計。
更有媒體總結,僅KPL今年的贊助商品牌類型,就涉及3C數碼、飲料、運動服飾、金融、日化、食品、汽車等多個行業,共計16個。騰訊互娛天美電競中心總監、KPL聯盟秘書長肖洋也曾在采訪中提到,“得益于我們本身賽事的觀賽數據和用戶喜愛度的不斷攀升,到2021年,今年已經有十三席年度合作伙伴跟我們一起合作共創。對比去年來說,無論從數量上還是金額上,都有了成倍的增長?!?/span>